信不信由你---能量商品當紅

報導媒體:台灣光華雜誌

出刊日期: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十月第三十一卷第十期(中英文國內版)

文•張瓊方 圖•林格立

從水晶飾品、鈦項圈、鍺手環到花精、能量水、生機飲食……,這年頭舉凡吃的、喝的、穿的、戴的,都要講究「能量」。 能量究竟為何?現代人為何那麼需要能量?哪些東西具有能量?要如何才能得到能量?一連串與能量相關的迷思,有待釐清。

你苦苦等待,愛情卻始終不來嗎?你整天做著發財夢,大樂透卻永遠「槓龜」嗎?沒有關係,讓水晶為缺乏能量的你改變氣場,改變運勢和人生。

你經常腰酸背痛、渾身無力嗎?你常常睡眠品質不佳、精神不濟嗎?試試鈦項圈、鍺手環,戴上之後立即抒壓解悶,能量上身;輕鬆自在,一覺到天明。

以上的廣告詞打動你了嗎?還是覺得危言聳聽、誇大其詞?

環顧四周,不論店家或居家都可以看到紫水晶晶洞、水晶球的擺設。來往行人,人手一串粉晶、天珠,就連知名企業家手上的金錶也紛紛換成了鈦手環,運動員更是不用說,從「台灣之光」紐約洋基隊投手王建民,到一般上班族、學生,頸上的鈦項圈幾乎已成了「有戴有保佑」的護身符。

看來,有不少人藉助水晶來改變磁場、趨吉避凶,希望為自己帶來好的能量;也有不少人仰賴內含鈦、鍺金屬的項圈或手環,來抒解壓力與疲勞,期待自己能像裝上「金頂電池」的兔子,耐操又持久。

是科學,也是玄學

能量,這種看不到、摸不到、聞不到的東西,長久以來一直處於「自由心證」的混沌狀態中,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然而,究竟什麼是能量?卻少有人認真去研究。

能量有科學的一面,也有玄學的一面。

科學家以光子、量子、粒子(微小粒子)的質能轉變來解釋能量;精神學、靈學、神秘學則是以「意識」、「意念」所引動的「波動」來闡釋能量。因此,大自宇宙、地球、人體等物質世界,小至情緒、意識等精神世界,都有能量。

「簡單地說,能量就是粒子的波動,」台灣生物科技開發基金會董事長,同時也是中華UFO(飛碟)科學學會理事長江晃榮指出,宇宙的能量依粒子大小分成很多種,最小的約是10-96公尺,因粒子過小,又是陰陽粒子成對存在的中性電,因而在現代科學的條件下難以檢測。

不過,在日常生活周遭充斥著眼睛看不到的「波」,如電視、手機、微波爐等的電磁波,可以說明宇宙中確實存在著非常多眼睛看不到卻有著影響力的能量波動。

曾任美國洛克斐勒大學分子免疫及細胞生物學系主任,回國後卻勇於投入另類的「真原新科學」領域的長庚生物科技董事長楊定一,近年已成為台灣身心靈預防醫學的代言人。他指出,在物質間傳遞的是「物理能量」,在生物活體上傳遞的,則稱之為「生物能量」。生物能量與物理能量、宇宙能量是有些不同,但其間到底差別何在?有沒有共通的橋樑?能不能彼此互相交換或傳遞?(例如將金石的能量轉入人體)正是長庚生技努力要解開的謎題。

科學VS.迷信

楊定一指出,從醫學角度來看,「生物能量」指的是身體消耗卡路里來轉動蛋白質酵素、使其發揮機能的動力。因此,沒有能量,就沒有生命。

生物能量是生物生存必須的要素,但仍有許多至今無法破解的奧秘,人體中的能量轉變就是其中之一。以中國的經絡學說為例,有人說,傳統經絡學就是人體的「能量通路學」,能決死生、治百病、調虛實,因而不可不通,但卻無法以解剖的方式來證明經絡的存在。

4年前,中研院物理所研究員王唯工提出了一個新的血液循環理論──共振,他指出,「氣」,事實上是血液與心臟的「共振」,也就是人體血液循環的動力。1988年研發出脈診儀的王唯工,如今利用「共振理論」,將人體經絡與能量通路密切結合。

楊定一則表示,「能量」的存在無庸置疑,只是如何把看不到的、量不出來的能量轉變,依客觀的科學實驗程序操作測量,並用數字化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確實是一個挑戰。

1950年代,德國醫師傅爾發現人體有「電能」分佈在細胞的內外之間,於是設計了一個簡單的電流迴路,測出人體電能的變化。他驚訝的發現,兩千年前中國古人繪製的「經絡圖」,幾乎與他檢測人體電能變化的路線圖一模一樣,因此發明了「傅爾電針」,也開啟了「能量醫學」的研究熱潮。

溫熱能量、超音波能量、微電流能量……等,都是能量醫學研究的範圍。近年,越來越多歐美的醫學院開設另類療法的相關課程,其中即包含「能量療法」。

然而,從理論研究到臨床運用,總是一段漫長的歷程,而能量商品的發展卻遠遠超過正統能量醫學的進度。雖然礙於法律限制,不能宣稱具有「療效」,但眼明手快的商人,總是企圖將「無形」的能量轉化成一件件具有神奇「保健」功效的商品,「能量商品」不斷被「發明」,不斷推陳出新,總也是有人感受深刻,有人則毫無感應。

宇宙浩瀚,蘊藏著無窮無盡的能量。只是人類要如何找到有利人體的能量?如何獲取、吸收?如何「借力使力」?

遠紅外線

宗教界似乎最懂得藉助、善用宇宙能量。江晃榮指出,佛教的打坐、基督教的聖靈、道教的氣功等,都是利用呼吸調節,使身體的脈動與大環境產生「共振」,藉此吸納宇宙的能量。

光波也是一種來自宇宙的能量。其中「遠紅外線」因被證實對身體有益,又可以用物理儀器測定,因而很早就發展成各種能量商品。

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近紅外線的波長較接近可見光,遠紅外線的則接近不可見光,是波長4∼14微米的「生育光波」。所謂「生育光波」,是指它具有滲透作用,可深入人體的皮下組織。再經由共振吸收現象,使得組織中的有機物與水分子處於激烈共振狀態,因而產生「熱作用」,導致微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幫助人體活化細胞、促進新陳代謝。據說氣功師父「發氣」為人治病時,波長與遠紅外線類似。

遠紅外線的功效被醫界確認之後,應運而起的能量商品琳瑯滿目,藉由「光波植入科技」,將遠紅外線植入產品中,從精密陶瓷、布料、按摩器、電暖爐到床墊、鞋墊等等。只是,對一般消費者而言,看不見、摸不到的遠紅外線,究竟植入了沒有?強度和密度如何?都真假難辨。

江晃榮指出,目前遠紅外線能量商品仍受限於最有益的波長人人不同,難以一體化,且無法應用在食品、化妝品或是玻璃等光滑製品上,商品的能量也會隨洗滌次數遞減,以上種種缺點仍待突破。

除了藉由「光波」產生熱能之外,「磁場」也是宇宙能量傳遞的一種方式。

磁場與水晶

「磁場會影響血液循環,」中研院物理所研究員王唯工指出,血液會導電,電磁場自然會對血液循環產生影響。

目前坊間充斥著各式各樣號稱具有改善磁場功效的能量商品。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屬水晶了。

據說,水晶會和「人體能量場」及「環境能量場」產生交互作用,進而衍生出「對治」各種疾病的功效。例如:紫水晶的紫色頻率對應的是瑜珈所謂的頭頂「頂輪」,具有鎮定安神的功效;俗稱台灣藍寶的矽孔雀石,則對氣管、咽喉的功能有正面助益。

風靡台灣大街小巷商鋪的紫水晶「晶洞」,被視為「財庫」,可以招來人氣與財氣。號稱主愛情的粉晶,俗稱玫瑰水晶,因產量大、價格便宜,又可以招來桃花,理所當然成為接受度最高的水晶之一。

何以水晶能改變磁場?

水晶是礦物學中的石英,化學中的二氧化矽,具有貯存、擴大、轉換、傳遞、聚焦等特性。例如被廣泛運用在電子計算機中的矽晶集熱晶片,能將光能轉換成電能。

台灣生物科技開發基金會董事長江晃榮指出,天然水晶「矽」埋藏在地殼中歷時百萬年,其間貯存了宇宙中微粒子的能量;王唯工進一步分析,水晶分子結構的立體排列方式與水相似,因而都能蘊藏宇宙間微粒子的波動。

存乎一口「氣」

江晃榮提醒,不同顏色的水晶會釋放出不同頻率的波動,要小心的是,每個人的氣場不同,不見得都適合,「有人戴錯水晶,結果越戴身體越不好!」他說。

要知道自己的氣場如何?需要哪一種水晶來調氣?只要拍一張「氣場照」就可以一目了然。

所謂的氣場,是將人體分成7個不同輪位,以7種不同顏色來顯示。透過手掌的接觸,測量出每個區位的「皮膚電阻」,將肉眼看不到的能量轉化為可見光。

水晶業者利用電腦分析、判斷氣場的顏色與結構,再將人的氣場與思想、情緒、生命力結合。如紅光代表一種原始、本能、動物性的單純能量,引申為慷慨、積極、衝動、個性剛烈。綠色則是來自「心輪」的能量,代表一種欣欣向榮、生趣盎然的力量,其引申意為固執、偏執、不易相信別人。

「死人活人間唯一的差別,就在一口氣,」從事水晶貿易30年的淳貿水晶企業經理徐華震指出,人的氣場也是電磁場的一種,有相吸相斥的作用,光鮮明亮的氣場會吸引光鮮明亮的人事物接近,混濁黯淡的氣場會吸引混濁黯淡的人事物接近。

徐華震隨身攜帶一方紅寶石,未經切割、雕琢,看來其貌不揚。他說,水晶的能量與大小成正比,因此,礦石本身是否完美無瑕、晶瑩剔透攸關價格,但卻與能量無關,能量的關鍵「在大小不在品質」。

礦石有能量,金屬也有能量。

最近日本能量商品又推陳出新,出現了能量新星──鍺。無機鍺存在於地殼岩石中,是半導體金屬。研究顯示,鍺最外側的軌道有4個電子呈不規則的運動,只要溫度超過攝氏32度,就會刺激其中一個電子脫離軌道、向外飛散,成為游離電子。人體溫約37度,因此配戴鍺手環,脫離軌道的電子便可與人體老化殺手自由基的游離電子結和,使其趨於穩定。可中和人體有害電磁波,使得身體神經電路的異常回歸正常,據說長期佩戴可促進血液循環,舒緩肌肉疲勞。

最近不少隨團到日本旅遊的人,都會在導遊大力鼓吹下購買價格不斐的鍺手鍊。從事傳播工作、去年底參加日本京都大阪之旅的鄧佩華說,導遊推薦的鍺手鍊一條要價15,000元日幣(約合台幣四千多元),一團二十幾個人就買了十幾條,但買回家戴了之後,卻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尤其後來發現同級產品在台灣只賣二千多元,更讓她有受騙上當的感覺!

聆聽花的訊息

宇宙、大自然的能量除了靠皮膚接觸,共振吸收外,「吃」進肚子裡也是一種吸收方式。水和花精就屬這一類。

引進台灣已有一段時日的「花精療法」,有人認為神奇怪誕,但也有人深信不疑,它甚至在臨床上產生了類似療效的功能。

所謂的花精,是將採集自野外的鮮花浸泡在清泉水中,藉由太陽光能量的導入,將花的波動能量儲存在泉水中,成為「花精」。這種「花訊息場」的能量光波,無形無色無味,但具有調和溶解負面情緒、帶出內在自療潛能的神奇力量。

主持YIYING英國花精療法工作室的張伊瑩,在為人做花精治療前,曾經歷過一段生不如死的日子。

「長達3年的時間我很想自殺,幾乎沒有力氣活下去,」張伊瑩說,長期心律不整、自律神經失調,連去掛精神科門診的力氣都沒有。後來自己多方嘗試,靜坐、接觸佛法、基督教,雖然情況略有改善,但始終無法完全擺脫「憂鬱」的陰影。直到母親去世前,一位美國來的朋友用花精療法為母親做臨終關懷,張伊瑩也嘗試用了一個處方,立刻感覺自己彷彿重新被充電一般,效果驚人。她於是放下一切,負笈英國學習花精療法。

張伊瑩用花精治療過的人,從一歲到五十幾歲的男女都有。據她觀察,7成以上的人覺得「宛如新生」,連張伊瑩的哥哥始終無法克服的上台恐懼症,現在只要上台前服用「急救花精」,就彷彿大力水手吃了菠菜般,渾身立刻充滿能量感。但不可諱言地,有3成的人對花精沒有感覺。

對一般人來說,看不到、摸不到的「訊息場」既抽象又難以理解,拿著花精去檢測,能夠測到的物質成分也只有水和白蘭地酒,難免疑惑:花精的能量究竟在哪裡?

張伊瑩指出,花精講求的,其實仍是一種「自我瞭解進而自我療癒的過程」,因此,自我修行才是根本,花精療法只是過程中的觸媒與助力。

安慰劑效應

號稱具有「能量」的東西,自古以來源源不絕,但就像其他未經科學證實的各種療癒方法,如保健食品、靈療等,中西方都不乏以訛傳訛的情況。

古代中國道家煉金丹求長生不老,結果死於重金屬中毒的例子所在多有。鐳的發現也是如此。

一百多年前,法國科學家居禮夫人發現「鐳」後,有關鐳能夠治百病的傳說就風靡全球,鐳被加入各種包括飲料、美容產品中,號稱有益健康。當科學家確定放射性金屬對人體有害、可能導致癌腫瘤時,已經是40年之後的事情了,其間不少人因此受害。

儘管五花八門的產品危機處處,但曾一度被斥為江湖術士伎倆的能量醫學,的確已日益受到重視,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為此還創立一個新的正式分類,稱之為「生物磁電學」。臨床上,醫界也已經有許多研究證明能量醫學的效能,例如,電磁場可改善失眠;低波輻射可治療關節炎、高血壓、慢性疼痛、腦性麻痺、神經失調等疾病。

對於尚未被科學證實的能量商品,有人認為心理效應大於生理效應,也就是西醫所謂的「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為何有效,至今無解,但它的確是在一些人身上產生不可思議的「療效」。同理,就算能量商品只是一種心理慰藉,只要不造成依賴與傷害,不要有欺騙或哄抬價格,也不妨讓大家各取所需吧?

 

 

回公佈欄

英國花精療法工作室-------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41號11樓十三室 (02)23896775 0921828020